今年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成立15周年。今天上午,“海帆沉影—舟山群岛水下考古十五周年特展”在舟山博物馆开展,展览系统回顾了舟山水下考古十五年来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也见证了舟山乃至全国水下考古这些年来的前进历程。
(资料图片)
这些文物复原海丝之路“舟山画卷”
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现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在这十五年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重点推进了2009-2010年嵊泗海域调查,2015年普陀海域调查,2019年东极近现代铁质沉船调查等重点调查。核实发现了东极达直岙沉船,花鸟江礁沉船等一批水下文物遗存。另外在港口海丝调查方面持续投入专业力量,重点开展了六横双屿港遗址、岑港六国港遗址等海丝古港口遗址的调查试掘,已发现了一批与港口有关的遗物遗迹。
昨天下午,记者在特展中看到,陈列的文物中有不少是破碎的瓷片,有宋代景德镇窑风格的青白瓷片,还有明清时期的主流青花瓷片……这些瓷片不仅出土于定海金塘、岑港,有些还出土于普陀六横、嵊泗菜园。
“这些岛上出土的瓷器,虽然保存完整的不多,但我们能从这些瓷片中推断出,舟山在唐朝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参与较为频繁的海上商贸往来,在宋朝到达巅峰。”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任记国说,从这些标本的历史信息出发,大概分析出器物的产地、工艺、时代、用途等,推测器物的流传路线和最终销售地,可以对当时经过舟山的航线、起止时间、覆盖范围等有大致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复原了海上丝绸之路“舟山画卷”。
南上北下寻文物,只为这次特展
此次特展分为5个单元,以出水文物、潜水装备和文献档案等为陈列手段、并加入了VR潜水体验、亲子互动打卡拍照等活动,今天下午,舟山博物馆还配套了水下考古专题讲座。
在展品中,除了出土的文物以外,展厅最中央展示的是一套专业水下考古队员的潜水服,这里包括湿式潜水服、潜水面镜、潜水靴、潜水脚蹼、潜水电脑表、水下手写板、单瓶设备组等装备,这也是舟山工作站第一次将水下考古装备公之于众。
“水下考古队员每次下潜全副武装要负重约25公斤,有些队员需要带测绘装置或是摄影装置。”据任记国介绍,舟山目前有3名水下考古正式队员,全国范围内有160多位水下考古正式队员,一线水下考古正式队员约100人,舟山的这3位水下考古正式队员曾多次参与全国性的水下考古工作。
为了这次特展,筹备展览的工作人员用了12天,往返6500多公里,到海南琼海、福建漳州、山东青岛和浙江宁波搜寻了50多件与舟山水下考古队员相关的文物展品。
本次特展展览时间为5月18日至8月20日,让市民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水下考古的工作流程和舟山水下打捞的文物等,并有舟山水下考古队员参与的浙江、福建和西沙群岛等其他地区出水的精美文物,使广大市民在欣赏文物的同时,增强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